日前,笔者在梅江区西阳镇北联村乐潭下,见到了正在做木工的“老木匠”林正粦。他的木工作坊开设在老房子里,笔者看到,那里堆放着一批“开方”好的木材、家具半成品、成品。今年65岁的林正粦,从事木匠行业近50年了,村里人都叫他正哥。聊起他的木匠生涯,林正粦娓娓道来。
林正粦正在做木工。
17岁入行,走村串户做家具
农村有句俗话“一技在手,吃穿不愁”。20世纪,木匠是很吃香的职业,家家户户都离不开木匠,从日用家具盆桶锅盖、桌椅板凳、橱柜眠床,到建造房屋的梁柱门窗等等,都要请木匠来家里。17岁高中毕业的林正粦,不甘于每日面朝黄土背朝天,决定学门手艺,于是,专门到西阳镇木器队学习木工。木工虽然不用风吹日晒,但也是苦力活,当时没有电锯、电刨、电钻等电动工具,所有的活都靠手工。林正粦从最苦的木材“开方”拉锯开始学,到推刨、放样、定位、弹线、钻孔、打木榫、制作框架、油漆等每一个工艺,整整学习了一年多,然后跟随师父出门做助手。从22岁开始,林正粦就单独揽活了,小工是他,师父也是他。木匠的工具,包括斧头、推刨、锯子、墨斗、弯尺、凿子等等,装在工具箱里,有上百斤重,所以一般木匠领了活,近的早去晚回,远的吃住在主人家。西阳镇地处山区,当时道路崎岖难行,林正粦一般都吃住在主家,往往一住就是一月半月,有的活按件计费,有的活以日计费,等活都干完了,再结算工钱。除了农忙时节帮忙收割,林正粦都在做木工,由于他用心、肯钻研、手艺精,木工活都干不完,往往是这家还没做完,下家又约了,所以他的足迹遍布西阳丙村等邻近村镇,最远的去到雁洋镇添溪村,离他家有近50公里。因为木匠是手艺活,活做得细不细,好不好,全凭师父的心情,所以,一般主家都会好吃好喝地招待师父。现在说起来,正哥脸上还露出自豪的神情。
正哥介绍,做一样家具,首先在脑海中得对家具有一个模型、框架、尺寸,然后再根据尺寸下料,随后就是用推刨把木条或者木板平面刮平、刮光滑。接下来就是用墨斗“弹”墨线,根据所做的木制品的造型、尺寸在木条或者木板上弹上墨线,然后按照“弹”好的墨线进行加工,比如凿孔、制作榫卯等。其中的榫卯是古代中国建筑、家具及其他器械的主要结构方式,是在两个构件上采用凹凸部位相结合的一种连接方式。凸出部分叫榫(或叫榫头);凹进部分叫卯(或叫榫眼、榫槽)。随后就是对这件木制品的各个部件进行组装,这就利用了榫卯这一技术,其特点是在物件上不使用钉子,利用卯榫加固物件,最后进行油漆。这样做的木制品除了不用一颗钉子外,还耐用,一套家具可以用几十年甚至上百年,也很少出现松动等问题,也更显艺术性。
工业化发展,木匠遭遇职业危机
随着工业化的发展,木质用品大都实现了工厂化生产,很多家具也由塑料制品、铝制品代替,家私样式更新颖、多样,且价格更便宜,人们不再请木匠,而直接在家私店购买。建造房屋也用水泥钢筋了,不再用木材了,所以也不用木匠了。木匠活一下子从香饽饽成为鸡肋,丢了不甘心,守着养不了家糊不了口,很多人纷纷转行,从事其他行业。据林正粦所知,西阳镇目前仍在从事木匠的人不超过十人。家里人也让他不要做木匠了,随便出门打工也比做木匠强,但他舍不得丢掉手艺,在他心里,木工不仅仅是干活,更是一门艺术,是他一辈子的喜爱。他一方面在家耕田种地管果树,一方面领些零星的木工活,补贴家用。他家里新建房屋的门窗,家里的家私全部由他自己做,楼房大门用老式的木板,厚重结实,来人纷纷赞叹,比铝合金门耐看实用。后来,一些建房者也请他做木门。
坚守老技艺,木匠再现曙光
俗话说:三十年河东,三十年河西。随着人们对回归自然的崇尚,对个性化的追求,工业化家私产品满足不了一些人的需求,木匠又被很多人重用起来。笔者看到正哥老房子放着一张直径2米的大圆桌,还有十张八仙桌和长条凳。正哥介绍,这些都是为农村一些宗族祠堂做的,这方面农村很有讲究,一般都不会去买现成的桌子。我想,现在生活好了,这也许是农村人为祖宗保留一点传统的方式吧。
与以前不一样的是,现在正哥不用自己跑到主家去干活了,山村道路也宽敞了,都是主家购买好了木材用车载过来,等正哥做好了再载回去,主家和他都省却了很多麻烦。正哥告诉笔者,他刚领了一单活,是丙村的一个客户让他做十张杉木大床,还不要用油漆,就是要原汁原味的杉木,让正哥去木材厂找最好的杉木。说到杉木床,正哥说,现在越来越多人喜欢老式杉木床,曾经有个广州的客户,也专门托人找他做了一张老式杉木床。如果不油漆,杉木床几十年后都有一种木香味。丙村的客户是个懂行的人。
聊到现在的工钱,正哥说,现在都是按件收费,像这种不油漆的杉木床,一张床工钱3000元,由于工序繁复,做一张床要半个月以上才能完成。
随着年纪越来越大,正哥的体力和精力都大不如从前了,一天往往只能做四五个小时。但现在他的订单一个接一个,活似乎总干不完。让他遗憾的是,他的两个儿子都不愿意跟他学木工,外面也没有人跟他学,他的手艺以后就要失传了,他说他也不知能干到什么时候。正哥说着,脸上有点淡淡的忧伤。